中国文化广播稿(精品14篇)。
有在广播站锻炼的同学们,广播前一般都会提前准备好广播稿,广播稿写得优秀才会有好的节目效果,那么写广播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传统文化广播稿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文化广播稿 篇1
各位同学们,老师们:
品味诗歌之美,感受古人的爱了悲欢,把握诗歌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认识古典诗歌的当代价值。人间万事在诗人们笔下起承转接,悲欢离合,兴亡成败,正所谓:“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毛诗序》中曾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一句诗,朴素、温柔却有力量。穿过时光,犹如皎洁明月,诗词将能照亮我们的人生路。
也许诗思慕着近在咫尺的佳人,酸酸甜甜的情感中心中涌动,却无法说出:“前尘往事断肠诗,侬为君痴君不知。莫道世界真意少,自古人间多情痴。”也许是登高望远时,情不自禁的吟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那一瞬间,超越小我,体会到无尽时空的孤独。也许是生活受挫时,你想到豪情万丈的李白,大喝一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然后重振旗鼓,相信自己未来的力量。故曰:“诗,可以兴,可以观。”
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官;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或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娥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故曰:“诗可以群,可以怨。”
在当今社会,诗词不仅诗我们兴观群怨的载体,更是我们的精神力量,融入骨血的传统文化精神。
现代社会充满了竞争,快速的生活节奏劳累了太多的人,现代人自然也就生了许多的浮躁之气。疲于奔命的'现代人,忙于生计的现代人,如果能静下心来读几篇古文,诵几首古诗词,未尝不是修身养性的好选择——书香雅意,尤其是古文的美韵旷达,可以祛除我们熏染的铜臭与世俗,可以润泽我们干涸的心灵与思想,可以抚慰我们受伤的情感与心动。
中国古人作诗,是带着身世经历、生活体验,融入自己的理想志意而写的;他们把自己内心的感动写了出来,千百年后再读其作品,我们依然能够体会到同样的感动,这就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诗词中所蕴含的真诚的、充满兴发感动之力的生命,这种生命是生生不已的。
中国文化广播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我是来自xxx。今天,我要演讲的主题是:弘中华传统文化,展名校学子风采。
浩瀚苍穹,蔚蓝天空,孕育了华夏五千年古老璀璨的历史与文明。路漫漫其修远矣,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激励着多少中华儿女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的教诲激励和成就了多少中华伟丈夫,民族大英雄。还有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孙中山天下为公的胸怀,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都让我们回想起中华民族一段又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如今的神八飞天,中国人演绎了多少了不起的神话!
梁启超先生早就说过: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作为祖国未来接班人的我们,肩上的责任重大。因而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青年全面发展的需要。而中华传统文化有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良传统,它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因此我们有必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让其指引着我们大学生前进的方向。那么作为大学生应该如何最大限度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呢?
我们孝敬父母,用一杯淡淡清茶,一句贴心的问候,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尊敬师长,文明礼貌,处处体现着我们礼仪之邦的风范;我们努力学习,敬业乐群、臻于至善,不断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业型人才。虽然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是一些简简单单的平凡之事,但是我坚信,润物细无声,终有一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定会深入人心。
我们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是中华民族的新一代。黄河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长城让我们永远刚强,神舟载人飞船使我们的天地无限宽广。传承了五千年的民族文化,正等待我们去发扬光大。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未来属于我们,世界属于我们,让我们在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熏陶下,刻苦学习,顽强拼搏,时刻准备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中国文化广播稿 篇3
开头曲:
主持人A: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的国学经典广播节目。我是主持人xx,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分享国学的魅力。
主持人B:大家好,我是主持人xx。国学经典,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根基。今天,我们将带领大家走进国学的世界,感受那份深厚的文化底蕴。
(音乐过渡)
主持人A:首先,我们来聊聊《论语》。这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也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其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名言,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性,以及不断复习巩固的必要性。
主持人B:确实如此。除了《论语》,还有一部经典著作我们不能忽视,那就是《道德经》。老子在《道德经》中阐述了道家的哲学思想,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些深邃的哲理,对我们的人生有着重要的启示。
(音乐过渡)
主持人A:当然,国学经典不仅仅局限于儒家和道家。还有《诗经》、《易经》、《孙子兵法》等等,这些经典著作都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人生哲理。
主持人B:说到《孙子兵法》,这可是一部兵家经典。它不仅仅是一部军事著作,更是一部关于战略、策略和智慧的宝典。比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告诉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了解自己和他人,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音乐过渡)
主持人A:国学经典的价值不仅在于传承文化,更在于启迪心灵。它们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如何追求真善美。这些经典名言和哲理,已经深入我们的骨髓,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基石。
主持人B:是的,国学经典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通过学习和传承这些经典,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
(音乐过渡)
主持人A:最后,我们要感谢每一位听众朋友的陪伴和支持。国学经典广播节目将继续为大家带来更多精彩的内容,让我们一起在国学的世界里遨游,感受那份深厚的文化底蕴。
主持人B:感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结尾曲)
中国文化广播稿 篇4
甲:采撷一缕阳光,编织成七彩的花环。
乙:留住一阵清风,播撒出希望的明天。
丙:付出一份真诚,打造出温馨的世界。
丁:带走一丝烦恼,让快乐与我们同行。
合: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红领巾广播又和大家见面啦!
甲:我是广播员
乙:我是广播员
丙:我是广播员
丁:我是广播员
甲:我们的前几期节目介绍了好多传统的节日,如中秋节、重阳节、端午节、元宵节等等。今天我们与大家聊点什么呢?
乙:还是说说我们的传统文化吧,我们的传统文化特别丰富多彩,蕴含深厚。主要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版画、雕塑、木刻、染织、虎头鞋、唐三彩、面人等;还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如:春节贴春联、元宵闹花灯、端午赛龙舟、中秋吃月饼等。
丙:你知道得可真多!说起传统文化,“琴棋书画”也是自古流传的重要组成部分。“琴棋书画”之首就是“琴”。古琴是中华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乐器,自古“琴”为其特指,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被视为高雅的代表,亦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自古以来一直是许多文人必备的知识和必修的科目。
丁:是啊,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风凌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伯牙、钟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琴台被视为友谊的象征。大量诗词文赋中有琴的身影。
甲:我听说过这个故事。当时的楚国有个读书人,姓伯,名牙。他很喜欢弹琴,从小跟一位名叫连城的先生学琴。伯牙在这巍峨苍郁的山野之中灵感涌起,席地而坐,抚琴而成妙曲。从此,他的琴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但却始终没能找
到一个知音。一日,伯牙站立船头,仰视明月,俯视江面水波,琴兴大发,便抚琴而弹。一曲即终,忽从草丛中跳出一个樵夫来,此人对伯牙的琴艺赞叹不已。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他在曲子中领会到这是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与子期结为兄弟,并相约来年中秋再在此地相会。第二年中秋时节,伯牙如期而至,谁料想此时已是与好友阴阳相隔,伯牙在子期的坟前,抚琴而哭,弹了一曲《高山流水》,曲终,以刀断弦终身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乙:伯牙子期的友情真是让人感动啊!那我们今天就与大家一起来听听这中国十大名曲之一的《高山流水》吧!
丙:《高山流水》这首古琴曲可真是好听啊!不愧为中国十大名曲!我还知道中国十大名曲分别为广陵散、高山流水、平沙落雁、渔樵问答、阳春白雪、潇湘水云、阳关三叠、梅花三弄、胡笳十八拍、醉渔唱晚。他们都是我国古乐的智慧结晶。
丁:你可真牛,这些知识都知道。这十大名曲中还有不少中国传统器乐,我们也可以从中感受到中国丰富多采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的东西是祖国的瑰宝,是需要我们代代相传,一直传承下去。
齐: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弘扬祖国优良传统文化吧!
中国文化广播稿 篇5
老师们、同学们:
“总有一个声音让你温暖,总有一个声音让你回味……大家好,这周的xx电台又见面了。我是主持人陈;。每周三中午11:40,伴随着悠扬的音乐,xx电台准时开播。这时,老师和学生会注意孩子们自己的收音机。
xx广播由校团部组织管理,各中队轮流为全校师生呈现一个具有班级特色的广播。每次广播持续20分钟。今天,401班的孩子们向全校师生展示了他们的中队风格。本次播出有校园新闻:回顾上周六平湖市校园文化艺术节百灵鸟合唱团获金奖等校园事件;班星:介绍一下这个班的唱功明星卢玉玺;代表作是该班写作明星杨推荐的观察日记《种植油菜籽》的续篇赏析;走进书画大师的世界,讲述书法家王献之的`经典故事;好书推荐:海伦&米多特,20世纪耳聋眼盲强势的美国著名女作家;凯勒的《如果给我三天光明》,每周一首歌,有奖竞赛等专栏。内容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的角度看待校园生活和文化艺术。
一个青春美丽的校园文化前沿——灵溪广播,听我们自己的校园故事,看童年花开……
灵溪广播的推出唱响了校园主旋律,极大地丰富了师生的学习和生活,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中国文化广播稿 篇6
学弟学妹们:
大家好!
近日,教育部增大了古诗文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名篇在语文新教材中的占比,对此,部分学生提出异议:当今时代,加大古诗文学习比重是否必要?
古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髄,先人智慧的积淀是我们的精神财富,文化,对个人、企业,乃至国家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我认为加大古诗文学习比重很有必要。
不朽的名篇浩如烟海,文化的花园百花齐放。我们每个人都像一只蜜蜂,在这个传统文化的花园中采集蜜糖,汲取营养,在文化的熏陶下,茁壮成长。“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读到的是坦然面对挫折,对未来充满期望的豁达心态;“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我们读到的是一种坚守本性,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我们读到的是人到暮年仍希望为国尽力的拳拳报国心。
学习古诗文,不仅有利于提升个人品德修养,还可以提升审美能力。朱广权说:“学了那么多的诗词之后,你就会感到,你曾经和庄子一起坐过大鹏之背,扶摇九天;和司马迁看过江山无常,繁华落尽人世间;和曹操横过槊,和李白醉过酒,和陶渊明采过菊,和白居易折过柳,这样的文字,才真正是不朽。”
古圣先贤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智慧,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学好中华传统文化并将其融入现代企业当中,让企业从中汲取的营养,将有助于丰富企业文化,让企业不断壮大。一名日本企业家把《孙子兵法》的一些思想引入了企业管理之中,将企业管理得生机勃勃、久盛不衰。可见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也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个强大的国家,离不开优秀的文化。中国千年的`历史孕育出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我们的文化,不是侵略,不是称霸,是和谐共生、与人为善的文化,也正因如此,中国日渐强大的同时,也始终坚持合作共赢的观念,能够扶持弱小,展现出大国担当。反观美国,缺少了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强大却不深沉。
传承传统文化,对个人、企业,乃至国家都很有必要。愿你我学好古诗文,共同传承传统文化,让祖国日益强大!
中国文化广播稿 篇7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中午好我是六一班的广播员,今天中午我要讲得是“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这里我想跟大家一起来欣赏一首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⑵春风送暖入屠苏⑶
千门万户曈曈日⑷总把新桃换旧符⑸
此诗作于作者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时
1067年宋神宗继位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同年新年王安石见家家忙着准备过春节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
这首诗描写出了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
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逢年遇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至今。
中国文化广播稿 篇8
合: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中午好!红领巾广播又和大家见面了。本期红领巾广播由我们302中队主持,欢迎大家收听。
刘:我是播音员刘xx。
王:我是播音员王xx。
王:刘xx,你知道今天是几月几号吗?
刘:当然啊,是11月27号。
王:那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刘:我想想,嗯,我知道了。今天是感恩节。
王:是的,而我们今天为大家准备了一份《感恩》大餐。本期红领巾广播分为4个方面的内容:《校园直通车》、《好书推荐》、《故事屋》、以及神秘《感恩》大餐。
刘:首先进入我们的《校园直通车》。
刘:最近我们学校发生了两件大事。
王:什么大事啊?
刘:这第一件大事就是上周五我们学校利用大课间的时间进行了地震避险及防踩踏演练,学校的每位老师和同学都对这次演练极其重视,老师们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引导指挥,而班主任老师更是和我们学生一起感受这次演练,警报一拉响,同学们纷纷按照班主任的口令抱头、弯腰、蹲下以及按次序撤离到操场空旷地区。这次的地震避险及防踩踏演练让我们学会了在遇到地震发生时能够安全有序疏散,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王:是啊,我们觉得这次演练不仅让我们学会面对地震时的自救互救和应急能力,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了我们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同学们,你们收获是不是更多?那还有一件什么大事?
刘:这第二件大事就是11月22日201班的李同学和202班的xx同学代表学校参加了第十一届江北区少儿大地画"童心绘水,最美江北"的活动,她们用画笔来描绘自己对"五水共治"的理解,用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表达对家乡"水环境"的美好祝愿。
王:是啊,我们不仅用文来记录,也可以用画笔来描绘社会生活的点点滴滴。真羡慕xx同学,以后我也要多参加这样的活动。
刘:接下来是《好书推荐会》的时间,今天我们为大家推荐的是荣获美国凯迪克童书大奖的乌伊拉·毕·威廉斯的《妈妈的红沙发》。故事讲述的是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火,烧毁了家中一切的物品,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外婆和心爱的`猫咪安然无恙,一家人能继续在人生的旅途上携手相伴。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主角一家人终于重建了温暖的家园。
王:恩,看完后,我对书里外婆的印象最深,她好乐观啊。如果是我应该会很难过、很沮丧吧。书中就写到:
家里发生了火灾,东西被烧光了,但是外婆说:"幸好我们还年轻,可以从头开始。"多么乐观的人生态度!于是外婆、妈妈和孩子三代人开始了努力攒钱重建家园的过程。邻居们送来了桌子、椅子和床,还有比萨、冰淇淋和好多好东西,这让她们很感激。可是,最令她们兴奋和骄傲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省吃俭用,她们终于攒够了钱买了一个漂亮的、舒服的红沙发!这是一本让人心里充满了感动的赞美勇气的`、节俭的和团结的书。
刘:是啊,这本书应该主角小女孩的自述,娓娓诉说一个弱势家庭为梦想奋斗的生活点滴。故事的开头虽然是一场灾难,过程却展现一种积极乐观、筑梦踏实的生活态度,而结局更充满着难以言喻、令人心安的温暖。平实的句散发出浓浓的人情味,让人读后彷佛又回到了过去,那个令人怀念的纯真年代。好的绘本如同一条藏着砂金的小河,随着故事情节的流动,这里一点,那里一点的,慢慢浮现出动人的光采。
刘:接下来是我们的《故事屋》,今天是感恩节,那么我们来讲一个关于感恩的故事。
王:故事的名叫《一杯牛奶》。
刘:一个生活贫困的男孩为了积攒学费,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他的推销进行得很不顺利,傍晚时他疲惫万分,饥饿难耐,绝望地想放弃一切。
走投无路的他敲开一扇门,希望主人能给他一杯水。开门的是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子,她笑着递给了他一杯浓浓的热牛奶。男孩和着眼泪把它喝了下去,从此对人生重新鼓起了勇气。许多年后,他成了一位著名的外科大夫。
一天,一位病情严重的妇女被转到了那位著名的外科大夫所在的医院。大夫顺利地为妇女做完手术,救了她的命。无意中,大夫发现那位妇女正是多年前在他饥寒交迫时给过他那杯热牛奶的年轻女子!他决定悄悄地为她做点什么。
一直为昂贵的手术费发愁的那位妇女,硬着头皮办理出院手续时,发现手术费用单上写着这样七个:手术费:一杯牛奶。昔日美丽的年轻女子没看懂那几个,因为她早已不再记得那个男孩和那杯热牛奶。然而,这又有什么关系?
王:故事讲完了。同学们,你们从故事中听懂了什么?
刘:我听懂了感恩。年轻女子曾经施舍给男孩一杯牛奶,且不图回报,所以现在长大后的男孩也要帮助这名妇女,医药费就是他的回报,一分钱也不用付。
王:是啊。人永远需要感恩——感恩失败让我们吸取教训;感恩挫折让我们领悟;感恩父母让我们体会天伦之乐:感恩老师使我们茁壮成长:感恩朋友让我们分享友谊与快乐:感恩社会让我们沐浴阳光!感恩必将产生责任,没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人肯定没有真正产生过感恩之心。
刘:嗯,你说得对,而且我们的祖先也非常注重感恩,就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些经典诗句集中反映了人们的感恩情怀。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会懂得去孝敬父母。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尊敬师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关心,帮助他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勤奋学习,珍爱自己。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能学会包容,赢得真爱,赢得友谊。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我们就会明白事理更快地长大,我们就能够拥有一个美好未来。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感恩,这个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
王:那就是个冷漠的社会!
合:所以,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学会感恩吧!我们常怀感恩之心,自然对他人,对生活,对环境就会少一分挑剔,多一分欣赏,我们的校园也会因此变得更加文明,友善与和谐。学会了感恩,我们会发觉世界是如此的美好;学会了感恩,我们也会收获更多的快乐与幸福。
(播放《感恩的心》)
王: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唱响《感恩的心》。
(播完《感恩的心》)
-
551336.com小编精心推荐:
- 地震广播稿 | 生产广播稿 | 时尚广播稿 | 拔河广播稿 | 中国文化遗产作文精品 | 中国文化遗产作文精品